擦边商K之风侵袭川藏线:新产业链背后的机遇与隐忧
日期:2025-10-05 20:19:38 / 人气:9

“地下非遗”背后的擦边演出
十一前夕,四川旅游从业者小寒神秘地邀请“我”去川藏线感受“地下非遗”。原来,这指的是甘孜州康定新都桥镇一家民宿推出的特殊演出。该民宿原本受大环境影响生意平平,靠普通住宿和餐饮维持。后来推出的演出起初带有藏区民俗味道,游客吃饭时顺便观看,氛围良好。但渐渐地,演出变了味,表演的年轻女孩被称为“商务卓玛”。
“商务卓玛”这一称呼与藏语中“卓玛”(通常指年轻女性)和“商务”结合,产生了别样意味。网络上对此评头论足,有人戏称相关诗句,还有人解释商务卓玛身上的哈达价格高昂。小红书上不少游客慕名而来,表演现场人山人海,观众需排队且用餐后才能观看。舞台上不仅有年轻女性,还有年轻男性,舞台灯光花哨,动作擦边,与传统藏族文化毫无关联。观众对这种被包装过度的娱乐演出习以为常,送哈达、打赏等行为不断。自从推出商务卓玛表演,民宿客房供不应求,网上仅挂二十间房,实际能住八十间,甚至有游客充值10万成为VIP。多出来的客人会被安排到周边村民家。这一现象表明,川藏线出现了一种新的、颇具争议的娱乐消费模式。
新产业链下的利益与违规
今年暑期以来,川藏线酒店和民宿生意不佳,很多自驾游游客选择睡车里或搭帐篷,业者面临价格恶性竞争,新能源车还成了酒店业的竞争对手。在此背景下,嘉戎倾城民宿老板想出新办法,将住宿、餐饮和表演捆绑,形成新业态。客房和晚餐利润有限,而舞台表演成为利润大头,最便宜的白色哈达100元/条。表面上是藏服演员演出,实则是类似短视频平台直播打赏的模式。
舞台上演员表演投入,观众情绪和礼物不断攀升,游客打赏金额巨大。民宿老板算账发现,靠房间和晚餐赚钱少,而舞台表演几天流水就能顶上一年。但这场演出未申请正规演出许可证,想看表演需点餐或住店,看似吃饭送节目,实则是看节目送饭。商务卓玛名气大了,游客为看演出不在乎住宿,演出成为核心吸引点。场内虽声称合规合法,但场外可能存在不规范行为。这实际上是一种灰色生意逻辑,舞台和哈达背后是一条流水线生意,游客围观看似无民俗的演出,实则支撑起整个产业链。
演出市场的转移与隐忧
新能源车冲击川藏线酒店、民宿生意,住宿业者转而涉足演出市场。嘉戎倾城民宿不仅在新都桥有业务,四姑娘山也有,但四姑娘山的线下演出被叫停,被迫转到线上,而新都桥的演出依旧火热。晚上演出,白天开播,通过矩阵号将线上流量导回线下,让游客在海拔3000米的民宿餐厅释放情绪。直播平台上的逻辑链条清晰,白天直播暖场,夜里现场如总决赛,短视频切片造梗,直播间蓄水,线下收口,形成完美闭环。
民宿从卖床位转变为卖场景、卖情绪。这种模式在当地虽不算秘密,但舞蹈与藏区场景深度绑定,让人感觉诡异。四姑娘山线下演出被叫停或许与此有关,新都桥虽热度仍在,但风向一变,舞台寿命可能不长。小寒曾有冲动消费的经历,主持人会观察有钱游客并烘托氛围。随着越来越多游客在新都桥高额消费,互联网上的争议也越来越大,有人认为伤害了藏族民俗原貌,有人觉得满足了游客夜间消费需求。
这背后折射出川藏线文旅的长期难题,白天靠风景吸引游客,夜里却缺乏消费场景,游客要么在酒店发呆,要么在车里睡觉。商务卓玛表演迅速填补了川藏线夜间消费的空白,尽管方式不太阳光,但却是当地文旅业者十一过后必须直面的问题。如何在满足游客需求、发展文旅产业的同时,规范市场秩序、保护文化原貌,是川藏线文旅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。
作者:优游国际全球注册站
新闻资讯 News
- 虞书欣:占卜求安慰难掩事业困境...10-14
- 《命悬一生》开播:跨地域追凶掀...10-14
- 明星动态:何晟铭回应女儿13岁 蓝...10-14
- 一文讲透美国唯一规模化的稀土供...10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