该清的要清,该退的要退

日期:2025-08-05 16:50:59 / 人气:20



今年暑期档电影市场,《南京照相馆》凭借良好口碑实现票房爆发,若没有它,票房大盘大概率会惨淡收场,院线经营危机也将进一步加剧。

暑期档其他影片并非质量不佳。从《聊斋》开始,笔者陆续观看了暑期档各部影片,发现它们虽各有缺点与争议,但整体水准尚可,平均质量比今年春节档之后的一众烂片高很多。然而,此前烂片扎堆严重透支了大众的观影热情,致使票房市场陷入疲软期,暑期档前期的惨淡表现,实则是行业此前不思进取、不尊重观众的结果。

不过,这些影片也并非完全无辜。尽管整体质量不错,但缺乏大场面、大爆点或划时代的元素,没有能独自扛起票房的力作。在市场繁荣时,它们作为爆款的补充,能收获口碑与票房双丰收;但在市场萧条期,就难免随大盘一同沉沦。例如光线传媒的《兰若寺》,作为该公司十周年的实验探路之作,采用五个小故事的拼盘形式。客观来讲,其动画技术和故事完整度已达国内一流水平,但终究难以脱颖而出。像《小倩》这个故事,港版《倩女幽魂》三部曲珠玉在前,观众很难从这次新编中感受到强烈的新时代震撼。

《南京照相馆》不仅自身票房大卖,还带动了观众整体的观影热情,让其他影片的票房空间也有所提升。这折射出中国电影行业当下尴尬的处境。

一方面,中国文化市场规模庞大,无论是影视还是游戏,中国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。对于《流浪地球》《黑神话》《哪吒》这类划时代的重工业文化产品,市场反馈极为热烈。另一方面,一些经典老作品却依旧拥有旺盛的生命力。距离1991年《倩女幽魂》三部曲最后一部《倩女幽魂之道道道》上映已过去超三十年,这些作品不仅未淡出观众视野,反而通过切片、解说和混剪等方式,进一步巩固了经典地位,持续收获流量价值。甚至一些当年商业上失败的作品,如今靠切片形式翻红,比如以台词水平著称的《倾城一刀》。这既体现了大众对划时代作品的强烈渴求,也反映出对经典作品的不断膜拜,说明在文化产品数量爆炸的时代,大众的文化消费阈值被拉得很高,对烂片和“平庸的好作品”都缺乏耐心,拍中规中矩的好作品面临的风险比以往更大。

在成熟的文化市场中,产品应快速迭代,新经典取代旧作品是正常现象。以香港电影为例,从粤语长片时代的戏台式表演,到邵氏时代的硬桥硬马,再到新武侠时代,风格和题材不断迭代创新,新旧更替速度不过十来年。徐克崛起时,胡金铨逐渐没落,黑泽明也要顺应时代,旧从业者若跟不上技术和意识的全方位变化,就会被淘汰,文化产业的新旧淘汰本就残酷。

然而,内地电影市场不仅缺乏快速迭代能力,连基本的淘汰出清机制都未生效,顶尖青年导演的努力还受到一些旧观念从业者的阻碍。《南京照相馆》口碑票房双丰收,是因为它反映了常识,在对待日本侵华历史时,明确指出日本侵略者的穷凶极恶,无需假设施害者的善意,这是一种自欺与讨好。但在过去很多年的影视叙事中,这种常识难以得到彻底体现,相关作品往往给日本侵略者留有余地,塑造出没那么坏的形象,这种别扭的叙事让当代观众不满。过去很多片子并非完全为本土市场和观众创作,久而久之成为塑造国内社会文化的一部分。如今文化产业需要扭转这种局面,但这需要新一代从业者来完成。

当代中国观众一方面对好莱坞产生审美疲劳,对故事质量和视觉奇观的要求不断提高;另一方面,对故事内核贴合当前社会意识形态的态度也日益明确。这使得大量旧时代的影视生产者难以跟上时代新标准,理应被淘汰。当前文化领域面临的问题是对旧时代遗存的出清,旧时代的遗存占据现有赛道,与新质生产力激烈竞争资源。传统从业者从生产方式到意识形态都难以适应时代变化,他们的应对方式往往是对抗,甚至试图驯服观众,这种矛盾在历史上并不罕见,在当下也十分突出。

市场变化不会等待,出清过程虽由市场主导,但也存在不公平。舆论宣传并非完全市场行为,资历有时能成为变现能力,投资人也难以跳出资历和圈子的限制,慧眼识珠。只有通过市场的翻车,才能塑造正确的导向。在转折时期,人们可能会遭遇新瓶旧酒甚至国瓶洋酒的诈骗行为,有人试图靠换上国产国潮新标签,为质量不佳的产品谋取利益,大量文化产品泥沙俱下,只有经历一轮大的淘汰,旧从业者才会退出历史舞台。

当代国产文化产品,在市场发育和技术积累上已超越模仿阶段,进入自身风格奠基阶段。但很多人仍停留在国货模仿追赶的初级阶段认知上,实际上国内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已超过普遍认知。国内工业产品已跨越对外仿制阶段,开始争夺行业领导权,国人对国内文化产品也有同样要求,国产影视作品在题材和意识形态有天然优势的基础上,更应努力提升技术水平,不能只停留在低仿阶段。当下西方流行文化产品在政治正确影响下,西方民众都难以接受,作为意识形态不同的上升期国家,模仿处于下行期的意识形态对手的文化产业,思维内核对立,若取乎下,将一无所获。

过去我们常从同理心角度看待国内文化产业,理解其发展任务艰巨,多年缺课需弥补,大量内容需更新。就像那座三十年未翻修的兰若寺,虽破旧但积累了三十年。当代国人对文化产品市场需求巨大,所以不断有大爆款出现,观众愿意为努力与进步买单。

面对历史转折和时代洪流,普通人虽力量微小,但遵从本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就足够了,这是历史唯物主义与人民史观的体现。作为文化产品消费者,要做严苛的观众,多一份严厉,少一份宽容。在乱象丛生、龙蛇混杂的文化领域,消费者需要的是严格而非宽容,严苛的消费者是对自己和时代负责的人,是进步的加速器。

因此,该清的要清,该退的要退,时不我待。这不仅适用于影视领域,当前社会的很多问题皆是如此。

作者:优游国际全球注册站




现在致电 xylmwohu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→

COPYRIGHT © 优游国际全球注册站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