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:70年论证背后的战略考量与现实挑战
日期:2025-07-07 22:01:40 / 人气:7

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论证,历经七十余年,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迎来新进展——宁夏中卫市自然资源局发布《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证前公示》,公布拟选址位置与用地面积等信息。这一超级工程为何在争论70多年、预计投资900多亿元后迎来加速期?对甘肃、宁夏两地影响几何?其落地又面临哪些挑战?
一、方案之争:开发模式背后的利益博弈
自1952年论证以来,各方基于不同利益与考量,对黑山峡河段开发提出多种方案。一级开发是在大柳树设一个大坝及电站,侧重黄河治理,实现农业灌溉、防洪治沙等功能,水电开发为次要目标;二级开发是在小观音和大柳树分别建设电站;四级开发则设置红山峡、五佛、小观音、大柳树四级电站,后两者更注重发电能力,可设4个水电站,但库容规模小,蓄水防洪调节能力弱。
大柳树一级高坝开发虽利于黄河治理,但会占用大量土地,涉及大规模移民搬迁,且97%的淹没区在甘肃省境内;二级开发同样会淹没甘肃10万余亩优质良田;四级开发可减少淹没耕地95.6%、移民93.8%。甘肃因不愿大量土地被淹和村民搬迁,推荐四级开发方案,宁夏则倾向一级开发,双方多次委托科研机构论证。
此次拟选址公布推动项目进展,项目拟用地总面积119公顷,大部分位于甘肃,意味着现阶段推荐宁夏大柳树一级高坝开发方案。此前两地已发布相关通告,涉及宁夏3个乡镇7个行政村和甘肃3个县(区)12个乡(镇)46个行政村,影响范围广。且项目预计投资额从2021年的358亿元上调至2024年的915亿元。
二、战略意义:黄河治理与区域发展的关键支撑
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,流经9省(区),但存在水少沙多、水土流失严重、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,“地上悬河”现象突出,宁蒙河段是黄河上游洪灾和凌汛频发区域,却缺少控制性骨干工程,现有河防工程标准低。
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,可通过水库高水位调蓄运行,提高下泄水温,解决宁蒙河段封河和冰塞问题,将防洪标准从20 - 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。它还是南水北调西线的重要调蓄节点,以大柳树水利枢纽为水源,可化解流域生活、生产、生态用水矛盾,解决陕甘宁蒙4省(区)500多万城乡群众饮水安全问题。
此外,项目将新增可开垦荒地资源2000万亩,使周边甘宁蒙3省(区)已建扬水灌区实现自流供水,改变灌区口粮依赖调入局面。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为例,该工程和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助力破解当地水资源短缺问题。在发电方面,电站总装机260万千瓦、年发电量71.5亿度,能为周边地区提供清洁能源。
三、落地挑战:移民安置与多环节审批
尽管项目有重大战略意义,但落地面临诸多挑战。拟选址公布不意味着即将开工,后续还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、建设项目用地审批、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等流程,每个环节都难度不小。
大规模工程的移民搬迁是首要难题。一级开发方案可能淹没耕地9.6万亩,影响人口7.3万人,采取库尾防护工程措施后,淹没耕地9.5万亩,影响人口5.8万人。西北师范大学教授石培基指出,需充分尊重移民意愿,研究全国范围内安置移民的可行性,提出多样化安置方案,保障移民利益。甘肃省水务投资集团总工程师贾小明也强调,应按照先建机制、后建工程的原则,科学确定开发体制机制与收益分摊方案,精准分配权益,调动各方积极性。
作为“黄河上游最后一处适合建的大坝”,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每一步都需谨慎推进。只有妥善解决移民安置等问题,通过各环节审批,才能实现工程的战略价值,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。
作者:优游国际全球注册站
新闻资讯 News
- 一人公司出海,如何找到百万美金...07-10
- 年轻人爆买金包银:要面子更要务...07-10
- 稳定币:一场50亿人的无现金支付...07-10
- MIT 如何做硬科技技术转化?07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