蒋雯丽胜诉!12 万赔偿背后,是公众人物对造谣的零容忍
日期:2025-09-20 09:46:33 / 人气:18
“本人就 2023 年 4 月在微信公众号‘娱线’发布的有关蒋雯丽女士的不实言论,向蒋雯丽女士致以诚挚的歉意……” 2025 年 9 月 19 日,《人民法院报》上刊登的一则致歉信,为持续两年多的蒋雯丽名誉权纠纷画上了句号。被告王不仅公开认错,更向蒋雯丽赔偿 12.5 万元,这场胜诉背后,是公众人物对网络造谣的坚决反击,更彰显了司法对名誉权的有力守护。
时间回溯到 2023 年 4 月,博主王在其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“娱线” 发布文章,抛出 “蒋雯丽包养男大学生” 等极具煽动性的不实言论。在流量至上的网络生态中,这类低俗虚假内容迅速发酵,文章阅读量突破 10 万 +,负面舆论如潮水般涌向蒋雯丽。对公众人物而言,名誉是职业生涯的基石,无端捏造的丑闻不仅撕裂个人形象,更对其人格尊严造成严重践踏 —— 蒋雯丽多年积累的职业口碑与公众信任,险些被一则谣言摧毁。
面对恶意诽谤,蒋雯丽没有选择沉默,而是果断拿起法律武器维权。一审法院审理后明确界定:被告捏造虚假事实并广泛传播,阅读量高、影响范围大,已超出言论自由边界,构成侮辱、诽谤,严重侵害名誉权。基于此,法院判令王 ** 在公众号连续十日致歉,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及维权支出共计 12.5 万元。即便被告提起上诉,二审法院仍坚定维持原判,用司法权威夯实了 “造谣必担责” 的底线。
判决生效后,王 ** 曾试图逃避履行义务,但蒋雯丽通过申请强制执行,最终迫使对方在国家级法治媒体刊登致歉信、足额支付赔偿款。这一系列行动打破了 “网络造谣成本低” 的迷思:从一审判决到二审维持,再到强制执行,每一步都彰显了法律对名誉权侵权行为的零容忍 —— 无论造谣者以 “娱乐爆料” 为幌子,还是企图以 “言论自由” 搪塞,只要触碰名誉权红线,终将付出沉重代价。
在娱乐圈充斥着 “瓜料”“爆料” 的当下,蒋雯丽的维权案例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。近年来,不少公众人物遭遇类似恶意造谣,从无中生有的 “私生活丑闻” 到捕风捉影的 “事业黑料”,造谣者往往借公众人物的关注度博取流量,却无视对他人造成的精神伤害。而蒋雯丽的胜诉证明:公众人物的名誉权同样受法律严格保护,面对造谣,主动维权既是对自身的保护,也是对网络生态的净化。
此次事件更应让所有网络参与者清醒:言论自由不等于 “造谣自由”,微信公众号等传播平台亦非 “法外之地”。12.5 万元的赔偿款,不仅是对蒋雯丽的损失补偿,更是对造谣者的惩戒;《人民法院报》上的致歉信,不仅是对当事人的交代,更是对全社会的法治宣告。当每一则谣言都能被依法追责,每一位受害者都敢于维权,网络空间才能摆脱 “流言四起” 的乱象,回归真实与理性的底色。
作者:优游国际全球注册站
新闻资讯 News
- 虞书欣:占卜求安慰难掩事业困境...10-14
- 《命悬一生》开播:跨地域追凶掀...10-14
- 明星动态:何晟铭回应女儿13岁 蓝...10-14
- 一文讲透美国唯一规模化的稀土供...10-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