极氪私有化:李书福的战略博弈与吉利未来走向
日期:2025-05-10 09:48:32 / 人气:9
一、极氪私有化事件概述
5月7日,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,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发行的全部股份,这意味着上市不到一年的极氪将从纽交所退市。消息发布后,极氪美股盘前大涨超11%,当日涨幅达11.51%,吉利汽车港股股价也一度涨6.5%,最终收盘涨幅为4.17%。

二、决策背后的《台州宣言》逻辑
(一)战略调整的初衷
《台州宣言》于2024年9月提出,强调战略聚焦、整合与协同。极氪私有化并入吉利汽车,是落实该宣言的重要步骤,旨在提升资源利用效率,强化吉利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。然而,这一决策过程显得颇为折腾。
(二)股权结构优化历程
2024年5月10日,极氪独立登陆纽交所,当时《台州宣言》尚未发布。
2024年11月14日,吉利控股宣布对极氪、领克股权结构优化,向吉利汽车转让11.3%极氪股份,推动极氪持有领克51%股份,以实现理顺股权关系、减少关联交易和消除同业竞争的目的,并计划打造年产销百万级的全球领先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。
2025年2月14日,包含极氪和领克的“极氪科技集团”成立,定位新能源高端豪华引领者,强调供应链、技术和渠道协同,还发布了2024年全年营收破千亿、同比增长39%的年报。
2025年5月,极氪突然走向私有化并拟并入吉利汽车,这一系列操作被资深投资人认为是资本、业务、人员和组织等多方面的折腾,但从李书福的角度看,或许是利大于弊的决策。
三、极氪私有化的多面原因
(一)面子与里子的权衡
极氪上市本是代表大吉利体系冲击高端化的标志性事件,如今走向私有化,外界认为这是丢面子的事,可能对品牌产生负面影响。但从内在因素考量,李书福认为利大于弊。
(二)外在因素:美股市场困境
股价表现不佳:极氪自2024年5月10日登陆美股后,股价最高仅33.3美元出头,市值一直被低估,甚至低于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估值,融资困难。
中美环境因素:中美大环境客观上影响极氪进入美国汽车市场,使其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受限。
(三)内在因素:品牌自身表现
持续亏损:自2021年4月成立以来,极氪一直处于亏损状态,2021 - 2024年净亏损分别为45.14亿元、76.55亿元、82.64亿元、57.9亿元,2024年Q2和Q3上市后仍亏损,促使极氪与领克协同。
销量未达预期:2025年第一季度销量虽同比增长25%,但4月新车发布后销量同比下滑近15%,环比下滑11%,前4个月累计销量仅完成年销量目标的17.2%,销量压力巨大。
四、私有化后的战略整合与未来展望
(一)内部协同深化
人事调整: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陈奇担任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智驾科学家,负责自研智驾方案落地;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姜军兼任吉利集团首席座舱科学家,领导吉利中央研究院座舱业务;极氪科技集团副总裁林杰分管极氪品牌国内营销服整体工作。
业务协同:在产品、供应链、销售等方面,吉利燃油车、吉利银河、领克、极氪等品牌将实现更好协同,提升效率和优化成本。
(二)未来掌舵者悬念
随着《台州宣言》推进和“一个吉利”战略实施,吉利汽车集团将包含众多品牌,架构调整必然带来人事变动。目前安聪慧带领极氪在智能化和高端品牌建设有重大贡献,淦家阅通过吉利银河品牌取得一定成绩,但极氪私有化后吉利汽车集团的关键掌舵者尚未明确,答案可能要在私有化完成后由李书福揭晓。
五、结论
极氪私有化是李书福基于多方面因素考量的战略决策,尽管过程中面临诸多争议和挑战,但从长远看,有助于吉利汽车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效率和竞争力。未来,吉利汽车集团在内部协同和领导权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,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和战略布局。
作者:优游国际全球注册站
新闻资讯 News
- 健康管理APP的“减肥风口”生...05-10
- 出海卖皮卡,广汽的破局之策?05-10
- 冰火两重天:2024年钢企业绩大...05-10
- 法国AI广告公司Arcads的商业模...05-10